医疗器械创新网

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

76 亿并购收官!泰利福PLUS,剑指波科、美敦力

日期:2025-07-03
浏览量:2094

今日,全球医疗科技巨头泰利福(Teleflex Incorporated)官宣,已提前完成对德国心血管器械龙头百多力(BIOTRONIK SE & Co. KG)血管介入业务的收购。

此次交易以7.6 亿欧元(约合 64 亿元人民币)现金支付,涵盖百多力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介入领域的核心资产,包括 Orsiro 药物洗脱支架、Pantera Lux 药物涂层球囊导管、Freesolve 可吸收镁支架等创新产品。

泰利福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am Kelly 表示:“此次收购将显著增强我们的全球影响力,扩展我们的创新技术组合,并改善患者护理。我们相信,此次收购将使我们将这一先进的冠状动脉产品组合与我们现有的介入业务相结合,并在快速增长的外周介入市场建立全球影响力。


收购历程:从传闻发酵到闪电交割

早在2024 年底,市场便传出泰利福与百多力就血管介入业务的收购谈判。

2025 年 2 月 27 日,双方正式签署协议,泰利福以 7.6 亿欧元现金收购百多力该业务,并约定扣除部分营运资本调整项。

此次交易原计划于2025 年第三季度完成,但凭借高效的监管沟通与整合准备,最终提前至 7 月 1 日交割。值得关注的是,泰利福在 2024 年因 Arrow 品牌球囊导管召回事件陷入信任危机,此次收购被外界视为其修复心血管业务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两家主角:战略分野与资源再配置

百多力的“减法” 策略

作为全球心脏节律管理领域的前三强,百多力近年来面临债务压力与业务重心调整的双重挑战2023 年,公司与银行财团达成 8.6 亿欧元融资协议,需在 2026 年偿还。

出售血管介入业务不仅可缓解债务压力,更能聚焦远程监测、数字医疗等未来高增长赛道。例如,百多力2023 年在新加坡设立亚太制造中心,加速布局心脏节律管理与神经调节业务。

泰利福的“加法” 野心

泰利福自2011 年剥离海事业务后,通过密集并购向医疗器械转型,累计完成超 80 项交易

此次收购百多力血管介入业务,旨在填补其在治疗端产品的空白—— 此前泰利福主要提供血管通路器械(如 Arrow 导管),但在冠状动脉与外周介入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

Biotronik 的血管介入业务拥有一系列先进的产品,如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 Pantera Lux 药物涂层球囊导管、Orsiro Mission 药物洗脱支架等,以及外周介入治疗的 Passeo - 18 Lux 外周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等。

收购后,泰利福将在血管介入领域拥有了更加全面和强大的产品组合,尤其在外周动脉疾病(PAD)治疗领域有望挑战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等巨头。


近期动向:分拆重组与产能整合

在完成收购的同时,泰利福同步推进业务分拆计划:将泌尿外科、急症护理及OEM 业务剥离为新公司 “NewCo”,剩余业务聚焦血管通路、介入与外科领域。

这一调整预计于2026 年中期完成,届时泰利福的生产基地将从 19 个缩减至 7 个,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此外,泰利福宣布关闭明尼苏达州 Maple Grove 工厂,裁员超百人,该工厂系泰利福2016年斥资10亿美元收购微创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公司Vascular Solutions时所得,已在泰利福麾下运营近10年,而此次调整被视为整合百多力业务的前奏。

百多力则加速向数字医疗转型:其最新推出的Amvia 起搏器系列获 CE 认证,ICM-Biomonitor IV 成为欧洲首个获批的植入式心脏监测器,远程管理技术已应用于脊髓刺激系统。这些布局与其剥离血管介入业务的战略一脉相承 —— 通过资源集中,百多力试图在主动植入式设备与数字疗法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历史镜鉴:心血管并购的逻辑演进

历史上,心血管领域的重大并购往往伴随技术迭代与市场格局重塑:

2006 年:波士顿科学以 270 亿美元竞购 Guidant,获得其电生理与支架业务,奠定其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地位。

2023 年:雅培收购 CSI,加码外周旋磨技术,试图打破美敦力、波士顿科学在外周介入市场的垄断。

泰利福与百多力的交易,延续了“技术互补 + 市场扩张” 的并购逻辑。不同的是,此次收购更强调从 “通路器械供应商” 向 “治疗方案设计者” 的升级


市场影响:重构导管室竞争格局

此次收购对全球导管室市场的影响深远:

技术整合效应泰利福将百多力的治疗型产品(如Orsiro 支架、Freesolve 可吸收支架)与自身通路器械结合,形成 “通路 + 治疗” 的协同效应,提升在复杂 PCI 手术中的竞争力。

Orsiro 支架

Freesolve 可吸收支架

市场份额重构:在血管介入市场,美敦力、雅培、波士顿科学等巨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形成相对稳固的竞争格局。但泰利福的强势崛起,将倒逼行业巨头重新校准竞争策略:要么加速核心技术迭代,要么加大新兴市场渗透力度,以此应对泰利福带来的“鲶鱼效应”


后续进展:整合挑战与增长预期

泰利福整合百多力业务的核心在于三点:技术转化上,推动Freesolve 可吸收支架(欧洲开展 BIOMAG-II 研究)与 Pantera Lux 药物涂层球囊进军美国市场;产能协同上,依托北美及亚太渠道加速全球化销售,预计 2025 年四季度贡献 1.05 亿美元营收、2026 年起增长超 6%;品牌重塑上,通过临床研究强化 Orsiro 支架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中的安全性证据,修复产品召回的负面影响。

百多力则需在剥离业务后证明其聚焦战略的有效性。通过剥离血管介入业务,百多力可以集中资源和精力在心脏节律管理这一核心且具有竞争力的领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财务稳定性,还能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心律管理市场的领导地位。未来,百多力能否在远程监测与AI 辅助诊断领域实现突破,将决定其估值重构的空间。

这场76亿的并购,既是泰利福从 “通路配角” 到 “治疗主角” 的跨越,也是百多力在债务压力下的战略收缩。但医疗科技行业的竞争,从来不止于资产交易 —— 你认为泰利福能凭借收购的产品组合撼动市场巨头?百多力的数字医疗转型能否成功 “翻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医疗器械创新网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新总裁“五一”到任!




返回列表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